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說玉豬

六朝安徽當塗玉豬

  漢以前,新石器時代諸多古文化中幾乎沒有寫實性的玉豬發現。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大墓出土過一件豬形小玉墜。乳白色,扁環形,一側凸出呈吻顎狀,頂部有穿孔小凸示豬耳。高僅2.1厘米。江蘇花廳遺址良渚墓中的豬首形玉飾,乳白色,扁薄三角形,中穿一孔,似眼,一側前凸呈吻顎狀,頂上隱約琢出耳朵。長5.2厘米。遼寧牛河梁遺址紅山文化三環形玉梳脊的兩端,分別琢有兩個小耳、長吻的獸首,發掘者認為是豬首形。目前,從筆者手頭掌握的資料看,完全寫實性的玉豬,恐怕是從戰國早期的湖北曾侯乙墓墓主口中發現的豬形玉琀。

    曾侯乙墓是我國藏玉最豐富、最精美的戰國大墓之一。龍鳳紋十六節玉珮、玉劍等,都是國之瑰寶。圓雕豬形玉琀的出現,當然是我國早期寫實玉豬的珍品,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它僅僅是置於墓主口中牛、羊、豬、狗、鴨、魚等21件微型玉琀之一。青白色,微黃;腹、足部雜有黑色;並灰白沁色。通體拋光,琢磨精細。玉豬的長吻前凸,肥頭大耳,貼地大肚,圓臀矮腳,比例準確,造型生動,活脫一頭家豬的形象。長約2厘米。

    同樣是戰國玉豬,在湖北棗陽九連墩2號墓疊人踏豕玉珮上,一頭大豬被三個人「眾」字形疊壓在腳下。三個人均大圓盤臉,五官幾乎撐滿臉龐,衣裙整齊,袖手而立,神態木然,其寓意難以捉摸。玉人腳下這隻玉豬的造型輪廓是張口、甩尾、向前狂奔的姿態,但細部的刻畫比較抽像。耳、腿用雲渦紋表達,身上的色斑用斜格紋填刻。動態如此強烈的玉豬造型十分罕見。

    如前所述,漢代的玉豬是最豐富的,數量之大、用料之優、工藝之精,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玉豬之最。

    江蘇海州網?莊西漢玉豬。黃玉,質地細純,光亮滋潤。桃形耳,斜向一刀示耳渦,用纖細的游絲毛雕勾勒出雙眼皮,尾部穿一小孔。山西太原尖草坪西漢玉豬。青玉,雜褐紅斑點。很特別,腿腳未加刻琢表示。尾部穿一小孔。江蘇揚州楊壽寶女墩新莽玉豬。青白玉,質地細膩,光澤明亮。桃形耳,吻下尾部穿小孔。陝西西安紅廟坡東漢玉豬。青玉,溫潤晶瑩。單眼皮特別細長,吻下尾部穿小孔。陝西西安北郊東漢玉豬。灰白玉,光潔純淨。用直線劃出三角形眼,吻下尾部穿小孔。漢代的玉豬形式略有變化的,如山東濟南王陵西漢玉豬。「漢八刀」工藝仍然沿用,但明顯不佔主導地位,只在顎腳、腹腳的分界線上。許多地方如腿腹、肩脊等處的結構變化,採用細刻線條勾勒表示,耳朵呈隱起狀,耳渦仔細磨出,整頭豬的輪廓線變得圓渾飽滿,更趨寫實風格。玉豬受沁嚴重,鼻損處鈣化為雞骨白,原玉本色幾乎看不到。玉豬變化較大的如山西朔州西漢玉豬。小耳、小腳,幾成甲殼蟲狀。沒見慣用的「漢八刀」工藝。灰白玉,受沁嚴重。漢代玉豬形式上變化最大的,如陝西長安茅坡西漢片狀玉豬。青玉,部分土沁。完全沒有「漢八刀」的工藝痕跡。用毛糙的線條,十分具象地勾勒出一頭長吻、獠牙、菱形目、細長耳、回捲短尾、倒沖剛鬃的、狂奔亂竄的野豬形象。

    很奇怪,玉豬在漢代盛極一時之後,突然變成了稀有品種。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漢代隨著外來佛教的強勢傳入,本土宗教受到了極大衝擊。玉器在漢以前曾經至高無上的、功能神秘的特殊地位同樣受到波及,原來完全由琮、璧、圭、璋等玉禮器溝通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祖宗神祇等的宗教思想領域,被釋迦牟尼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並以涅槃(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的佛教所漫湮。玉器開始從虛幻的神壇走向現實,逐漸成為了儀表、地位、服飾等的生活用品。玉豬原來神秘的財富功能也在此間黯然褪色,並被經濟價值更加清晰、表達意義更加直接的金銀財寶所替代(有些玉器乾脆直接雕成金元寶的造型以示財富)。另外一個原因便是人們對豬的看法也突然來了個180°的大轉變,開始由褒為貶。豬一旦失去了重要的財富象徵,那麼剩下的便是一副慵懶、貪睡、猴急的醜態。於是,豬,自然而然地變異為詈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