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宮頸癌病因病理

(1)與性生活、婚姻、妊娠的關係
  性生活過早(指18歲前即有性生活)的婦女,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後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若婦女性生活開始早,有患有梅毒、淋病等性傳播疾病,則其宮頸癌的發病率將較正常婦女高6倍。已證實若婦女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係,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較多。這可能是青春期前的婦女,下生殖道尚未成熟,對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較敏感,若較早開始性生活,一旦被某些細菌或病毒感染後,容易引發癌症。  
(2)外源因素
  猶太人宮頸癌發病率低,研究其原因可能與猶太人的風俗是男嬰出生後需切除包皮有關。但也有認為在未切除包皮的猶太人群中,婦女患宮頸癌者也少見。目前尚缺乏實驗資料證實包皮切除能減少宮頸癌的發生,雖然Nahmos曾從男子的包皮垢中分離出HSV-2型病毒。
  Singer(1976)等曾提出精子頭部所含的組蛋白和精蛋白是一種致癌因素,可作用于宮頸化生細胞的DNA細絲。Coppelson及Reid等認為成年婦女特別在妊娠期,鱗化活躍的宮頸上皮最容易惡變,這可能與DNA病毒有關。當然精子本身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對宮頸起誘變作用,這些新的假設尚待進一步證實。
(3)內分泌因素
  性激素是否會促進宮頸癌的發生也是多年來研究的問題。動物實驗用雌激素誘導小鼠發生鱗癌已獲得成功,但在人體用外源性雌激素誘發宮頸癌尚未獲得確實證據。
(4)性傳播性疾病
  60年代以前認為梅毒患者的宮頸癌發生率高,但至今尚未找到梅毒引起宮頸癌的直接證據。滴蟲性陰道炎常與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並存。Parfen等發現宮頸不典型增生合併滴蟲性陰道炎者,其轉化為浸潤癌的機會增加,並已成功地用滴蟲感染動物,誘發出宮頸癌。但兩者都為性傳播疾病,可以並存,且宮頸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陰道酸鹼度常偏於鹼化,有利於滴蟲生長,故不能證實滴蟲感染可誘發宮頸癌。
(5)病毒感染
  引起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病毒種類很多,研究病毒感染與宮頸癌發生的關係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至今認為有3種病毒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單純皰疹Ⅱ型病毒感染(HSV-2);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liloma virus, HPV);人具細胞病毒(he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6)真菌感染與其他因素
臨床上已觀察到宮頸炎與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宮頸糜爛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因為宮頸癌最常發生于經產婦,多發生在宮頸糜爛區及撕裂部分。真菌是宮頸炎、宮頸糜爛的誘發因素之一,其除有致癌作用外,還可以產生致癌性毒素,可與二級胺、亞硝酸鹽等合成致癌性亞硝酸。
  宮頸癌多發生在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婦女,可能是由於營養不足影響宮頸粘液的防禦能力。此外,不同地區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影響宮頸癌的發病率。婦女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精神因素、吸煙等都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吸煙者患宮頸癌的機會要比不吸煙者增加2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