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先秦古璽--戰國官璽

春秋戰國時代的印章,統稱「古璽」。過去因古文璽字奇詭難識,人們對其產生的時代多有誤解,稱它為秦璽。其實古璽與秦印在形制上有很大區別。古璽文字的篆法與布白,有著特殊風貌,與秦漢印章各有情趣,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官璽是國君授予臣下權力時頒發的信物和憑證。官府的各種命令、公文,必須蓋有璽印,若丟失了璽印,也就丟了宮。因此,戰國時期形成了一種制度,大小官吏必須隨身佩帶璽印。戰國官璽一般為2.5至3厘米見方,以鑿制為主,多加邊欄或加有豎界格,其寬窄和印文筆畫差不多。另有一種尺寸較小的鑄制的朱文璽。古璽印的質地多是銅質的,也有銀和玉石的,印鈕多鼻鈕。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司工」、「司祿」等,大都是官職的名稱。  

  古璽的文字奇麗無比,富於變化,精巧生動的造型和面目多姿多彩的體勢,雖有悖於文字的統一,但從藝術角度而言,卻令人愛不釋手,產生許多美的遐思。它是在當時六國通行的古籀文字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提煉的產物。納入印章後更趨精美、典雅、疏放、雄強。古璽印在章法上空靈奇異,變化多端,常利用文字的大小寬窄和筆畫的長短,巧做錯落穿插,打破平整勻滿的呆板格局,字的個體形態自然,一般不強做填滿或有意留空的安排。有些印險峻奇肆,看似歪歪斜斜,雜亂無章,然細看卻斜中有正,亂中寓工,極盡巧思,於險絕、欹側中寓大平穩;也有的依字體、筆畫的自然形貌,在布白上大塊留紅或留白的,這些印造成的疏密對比之趣,十分真率自然,絕無雕飾之氣;多用界欄格,這是古璽印一大特點,這樣豐富了印面內容,調節了印面向構,增強了古樸、靈動之氣質和形式美;朱文多闊邊,與細勁的印文對映成趣,更有凝重、鮮明的視覺效果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