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略談哥窯-2/2

然而,不久後人們發現了一類與哥窯特徵相符的,而與龍泉產的哥窯特徵有別的器物。此類器物亦為黑胎開片,紫口鐵足,但其釉色多為炒米黃,亦有灰青;紋線為黑黃相間,俗稱「金絲鐵線」;用支釘支燒,器型亦不同。由於此類器物僅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台灣故宮博物院等有少量收藏,而不見於墓葬出土,故被稱為「傳世哥窯」,而稱龍泉所產為「龍泉哥窯」。20世紀90年代起,人們對傳世哥窯進行深入研究,但由於傳世哥窯的窯址無蹤可覓,對其性質及年代一時難有定論。一種觀點認為,傳世哥窯應為文獻所述南宋修內司官窯。

  其理由是,根據南宋顧之薦《負暄雜錄》所述理解,修內司官窯產品質量優於郊壇下官窯,但修內司官窯至今無影無蹤,更無從知曉其產品面目,而現有實物資料僅有傳世哥窯質量似乎優於郊壇下,因此傳世哥窯當為修內司官窯。另一種觀點認為,所謂傳世哥窯其實就是元代孔齊《至正直記》所述的哥哥洞窯,其年代應為元代。至此,傳世哥窯仍是一團迷霧,但一般認為,其年代並非宋代,而是元代。
 
  與此同時,人們對龍泉哥窯和杭州南宋郊壇下官窯深入研究後發現,兩者無論從窯爐結構、制瓷工藝、燒造方法還是產品的胎、釉、器型等均基本一致。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皇朝,哥窯作為民窯完全按照官窯的方式生產與官窯相同的產品是不可能的,即使仿造一件御器也要充軍殺頭的。於是,就有了「龍泉仿官」和「龍泉官窯」之說。所謂「龍泉仿官」,說的是官僚貴族羨慕皇室用瓷,私下派人燒造以供自己需要。其實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難道官僚貴族就不怕殺頭嗎?因此「龍泉仿官」立論不久即被基本否定,代替它的是「龍泉官窯」。
 
  1996年9月,在杭州老虎洞發現一處窯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8年5月至12月和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分兩次對該窯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獲取大量器物殘件、瓷片和窯具。經深入研究,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宋代地層中的遺物應為文獻所指的「修內司官窯」,而元代地層中的遺物是「傳世哥窯」,後者是仿造前者的,「傳世哥窯」的實質是南宋滅亡後仿官的產品。也有專家學者認為,老虎洞窯即《至正直記》所述的「哥哥洞窯」。至此,可以基本確定,傳世哥窯是元代的產物,絕非宋代五大名窯中的哥窯。
 
  由於原來被認為哥窯的龍泉黑胎開片瓷被認為是「龍泉仿官」和「龍泉官窯」,宋代似乎就不存在哥窯,文獻關於哥窯的記述被認為是以訛傳訛。然而,仔細研究和分析,就會發覺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其關鍵在於「龍泉官窯」和杭州郊壇下官窯孰先孰後的問題並未真正得到解決。由於「龍泉官窯」的立論建立在「龍泉仿官」的基礎上,認為仿官是不可能的,卻又與官窯相一致,自然是官窯,並認為杭州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再在龍泉燒造以充不足。

  這一觀點很自然地派生出杭州郊壇下官窯早於龍泉官窯的定論。然而,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的考古資料證明這一觀點,並由此還引發出種種疑團: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為什麼不就地擴充、就近擴充,而要到千里之外的龍泉建窯燒造?宋室南渡帶來了北方工匠,他們慣於圓窯用煤燒造,何以能在杭州建立龍窯用柴燒造?文獻關於哥窯的論述難道一定都是空穴來風嗎?哥不能仿官,但官卻可以仿哥,各朝各代的官窯都建立在民窯的基礎上,難道就不存在官仿哥的可能嗎?宋室南渡,皇帝漂泊13年,這期間南渡窯工在何處生存?如何生存?是吃皇糧還是自謀出路?這些疑問最終都聚焦在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的年代和性質上,也就是說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會不會是皇帝顛沛流離的十餘年中北方工匠和龍泉窯工技藝結合的產物?這類產品是否可能屬於民窯性質?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事物情理上分析,這是完全可能的。在皇帝四處逃竄命且不保的十餘年中,朝廷無力照管南渡窯工,他們或者被安頓在某處,或者不得不自謀出路。

  無論如何,當時制瓷業已相當出名的龍泉是他們的首選去處。在這長長的十餘年中,他們與當地窯工一起,融合了南北的制瓷技藝,用當地的原料、燃料、窯爐和燒造方法,燒製出一種類似汝窯胎骨的,器型與汝窯產品相似的,但釉層與汝窯明顯有別的黑胎開片瓷,並逐漸在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中產生影響,打造出一種名為「哥窯」的品牌。這期間,皇室貴族用瓷或許也取之於此,但其性質並非官窯而應屬於民窯。待朝廷安定,將這類瓷器定為官窯,然後召集窯工到杭州,築窯燒製,確定為南宋官窯。

  因此,宋代哥窯的存在是可能的,官仿哥也是可能的。這一點在論及南宋官窯的文獻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如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的「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其中即隱含官仿哥之意。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只是一種可能,如果這種可能成立,那麼文獻的記載以及關於官、哥的一些疑問都將迎刃而解,並順理成章。但要證實這種可能是否確實存在,尚需足夠的證據。相信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測試手段的不斷完備,哥窯問題最終能得到徹底解決。
 
  雖然哥窯還籠罩著層層的面紗,但其名稱和特徵卻被多數鑒賞者、收藏者所接受,並一直沿用。元、明、清各朝仿哥窯的產品屢見不鮮,其數量和質量均以景德鎮為最,其產品走向多為皇室和達官貴人,世界各著名博物館多有收藏。從20世紀50年代起,哥窯作為傳統產品由龍泉各制瓷廠家開發生產,大量上市,遠銷世界各地,走入尋常百姓人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