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談談歐洲瓷器的收藏指南

從16世紀起,歐洲航海業獲得空前的發展,來自東方各國的珍貴文物,源源不斷地運至歐洲各國,尤其是光潤柔美的硬質瓷器,更為王公貴族所珍愛,致使瓷器的價值超過了黃金,瓷器已成為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掀起了競相仿製中國瓷器的熱潮。但是,制瓷技術相當複雜,要想成功絕非易事。然而終於被一位從未接觸過制陶業的逃亡煉金術師發明了歐洲瓷器。他就是約翰‧弗裡德裡西‧伯特格爾(1682~1719)。伯特格爾於1709年3月燒製出歐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接下來的五十年,歐洲的瓷器中心轉移到德國Meissen地區,而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也成為了目前收藏家所尋覓的珍品,為十八世紀三十年代Meissen地區製作的茶壺,其在2000年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中以1540英鎊成交,而圖2則是當時Meissen地區茶壺中的精品,其製作於十八世紀二十年代,相比前面的一個茶壺,其在繪畫工藝上更加講究,因而其在2000年的拍賣中以14300英鎊成交。
   
  十八世紀中期,歐洲制瓷業的中心從Meissen轉移到法國,當時法國的Sesvres瓷器廠是歐洲著名瓷器生產中心。進入十九世紀之後,歐洲瓷器工業的中心從法國轉移到了英國。英國的普利茅斯、切爾西等地因形成大規模的生產瓷器而聞名。當時的歐洲瓷器生產基地的變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是歐洲瓷器從軟瓷向硬瓷發展的標誌:從1709年以後,雖然歐洲已能仿製中國德化白釉瓷和孔雀釉瓷,但火度較低,仍屬軟瓷。而當時英國就是在十八世紀通過仿造中國的德化瓷而發展出硬瓷。
   
  到了十九世紀的下半葉,當時英國的瓷器已經開始逐漸由生活用品轉換到裝飾用途,在1851年倫敦舉行的瓷器展覽會上,英國的瓷器已經開始出現了這種變化。而這一時期,歐洲其他各國的裝飾瓷器也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對於廣大中國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歐洲瓷器似乎是一個陌生的收藏領域,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中國瓷器的影子,特別是德化瓷的影響,而在2000年11月17日至25日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瓷器拍賣———「泰興號」船載瓷器拍賣中就有大量明代的德化瓷珍品,全部的成交額達到了1100多萬美元。右上圖為明代德化瓷最著名瓷聖何朝宗大師的作品《觀音渡海》。因此對於有實力的收藏愛好者來說,不妨花點時間收集一些早期的歐洲的瓷器,其回報一定不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