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靈活的應用釣魚技巧

目前,有關釣技方面的總結很多,釣具也比過去先進了不少,使得釣魚活動在人們的業餘生活中更加豐富多彩,凡是釣過幾年魚,讀過一些釣魚文章或有關書籍的釣友,在調釣和用餌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見解。然而在實際運用當中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運氣時好時壞,雖然也能釣上魚,但是常不如他人釣得多。釣魚本無常勝將軍,有一定的偶然性,這無可厚非,重要的是應該善於總結,特別是找出失敗的原因。古人云:「心之官則思」。垂釣本身是在誘釣,所以應該從主觀因素上想辦法去適應客觀,也就是魚的需要,這即是「應變」,應變不是想當然無根據地突發其想,而是經過主觀上的觀察,客觀地分析(這需要較紮實的基本功和較豐富的經驗)作出較正確的判斷。在這方面往往因個人閱歷不同,認識上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一則小故事讀後很發人深思:古時候有一個武師,一招一式練得很認真,人們稱讚他為武林高手,然而在家裡卻被老婆打得鼻青臉腫,友人問怎麼回事?武師氣憤地說:「這婆娘全不按套路打」。垂釣也一樣,雖然有規律,但無定式,只要保持機敏的洞察心態。人有自信固然好,但是不能固執。本人粗淺認識總結以下幾個與應變有關的方面,與廣大釣友共同探討,以開拓思路。

  因季節應變

  一年四季不同,垂釣中變化也不同。四季是人類按氣候變化分割的,每個季節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反覆演變的,尤其是春秋兩季,處在冷熱交替時期,天氣變化較大,而且也是兩個釣魚的旺季。為了詳細加以區分又常人為地把一季分成三個節段,如早春、仲春、暮春,很多釣魚文章中都闡述了不同時期的見解。例如:早春釣陽、釣深;仲春溫差大晴天反而不好釣,選雨天較佳,也宜釣草、釣淺;暮春天氣變暖進入釣魚旺季,宜釣稍深或釣早晚。初秋天依然較熱基本等同夏釣;仲秋又進入釣魚旺季,特別注意風向與風力的變化;晚秋天氣轉涼,以晝夜溫差變化對魚的影響最大。在這方面我國南北各地域不同可能有差異,應該注意總結。

  因天氣應變

  天氣變化對垂釣的影響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主要體現在陰、晴、雨、霧、露、月光、氣壓、空氣、濕度、溫度等變化上。這些變化隨著季節不同影響也不一樣。風和日麗的天氣並不適合任何時候垂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句巧妙的勾劃出垂釣的天氣,但是雨天也同樣不是任何時期都是最佳天氣。諺語有:「春雨魚滿塘,夏雨不上鉤」的說法。天氣變化對魚的活動影響最大,想釣好魚不妨學習一點氣象知識,這會大有益處的。大氣壓的高低和空氣的溫度、濕度變化已經廣為人們所重視。除此之外月光也影響魚類活動,月夜魚愛活動對夜釣有益,但清晨活動減少又對白天垂釣有影響。

  因風應變

  魚隨風動,風向和風力也影響垂釣。迎風釣魚是一般規律,其中有上魚之風,也有不上魚的風。例如:春釣東南風而夏季則不宜,否則會潮濕發悶,盛夏西南風不愛上魚,但釣草魚恰相反,我國地域廣闊,東西南北因地理位置差異大,難免有特殊情況,所以需要在實踐中因地摸索。

  因溫差應變

  魚類是變溫動物,氣溫的晝夜溫差影響著水溫,溫差又與季節有關。冬季和盛夏氣溫相對穩定,溫差變化較小,尤其是盛夏因為溫差過小很不舒服。春秋兩季晝夜之間溫差變大,十五六度是很平常,人們可以增減衣物,而魚則只有向適合自己的溫度上浮或下潛,變化過大,一時難以適應也就不願就餌了。

  因水情應變

  水溫、水質、水流及含氧量和魚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水質的肥瘦,不但影響水的酸鹼度,也影響水中的含氧量,肥水的特點是升溫快,含氧量偏低,水中生物多,魚的食物來源相對較多,特別是夏季在肥水不好釣,如果在春季會好些,釣點也宜選擇在有風的富氧區。肥水中釣魚在用餌上也需要動腦筋,而且肥水塘往往底部淤泥較厚,在調標上應多加注意。

  因餌應變

  魚餌有葷素、生熟、軟硬、大小、香臭之別,也是釣魚人最敏感、最容易偏於關注的因素。魚餌的應用要因時、因地、因魚選用。特別是在開放魚池,用餌的矛盾最為突出。魚餌沒有到哪裡都一成不變的絕對配方,值得一提的是餌的狀態,在小魚少的情況下,釣餌的散、軟是致勝因素之一。

  因魚應變

  不同品種的魚釣法不同是常理,但是同一種魚在不同環境不同季節釣法也有區別。比如在天冷水涼的初冬,很多人都認為標應該調靈釣靈,其道理是魚吃口輕,這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分析原因是因為溫度低,魚張不開口,動作遲鈍。如果用小標輕墜採取調平水釣鈍的辦法,會使魚就餌方便,吃餌後魚標反應雖然慢,但是幅度很大,很適合釣鯉魚和鯽魚。還有同是一種魚,因為人工飼養的原因形成魚的「偏口」,尤其是喂雞飼料或酒糟的魚,不針鋒相對採取措施很難取得好成績,釣草魚更是大家所熟知的,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使用不同的方法和餌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