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寄古篇琴和天籟梅溢香——杜堇《梅下橫琴圖》賞æž

杜堇主要活動在成化(1465—1487)、弘治年間。其原姓陸,後改姓杜,字懼男,號檉居、古狂,又號青霞亭長,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擅詩文,工畫人物、山水、花鳥,其山水師法宋元,畫風多取南宋院畫體格,並參以元人韻致,吸收了黃公望、吳仲圭的筆墨技巧,在縝密謹嚴的法度中,透出秀逸清婉的風韻;他尤精於白描人物,繼承了李公麟的畫法,造型準確、筆法細勁秀利,風格瀟灑,被推為一代白描高手;其所作界畫樓臺,亦嚴整有法,以精雅取勝。在當時與郭詡、吳偉、沈周齊名。

        杜堇的《梅下橫琴圖》,為絹本設色立軸,縱207.9釐米,橫109.9釐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此圖為我們展現的是一位高士攜二童子,在山坡平臺之上撫琴、賞梅、品茗的情景。畫的中部繪老梅一株,樹身虯曲,枝梢之上新花初綻,遠處雲霧之中的峰岫,虛實相間、出沒無定,實處厚重、虛處飄渺,盡顯曠遠幽寂之態;近景的坡石則是以斧劈皴寫出,堅凝剛勁、力沉勢重、雄健渾厚的筆觸使全圖穩定安適。端坐於老梅之下的高士,輕倚梅幹,手撫琴弦,舉首仰視著枝頭燦若煙霞的點點梅花,此刻的幽谷中呈現出一派靜逸清香之境;陶醉其中的高士,其神情似聞天籟與琴聲和鳴,梅香隨雅樂四溢;身旁兩個正煮茶捧盞伺候著的童子,同時也沉醉其中。

        從技法上看,杜堇畫此圖山巒樹石的筆法,是接近南宋馬遠、夏圭一派的勁健爽利之筆,只是在遠山、梅樹和坡石邊墨筆細竹的處理上,筆調較為柔和精巧,令人有溫婉嫻雅之感;所繪高士、童子,刻畫精細、造型準確、神態生動,人物的冠巾、衣裳、布鞋皆著色清雅,於面部則是略敷鉛粉,其衣褶線條的用筆勁利流暢,行筆輕重按捺之間,盡顯清新秀逸之格調,這應是吸取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張渥的線描技巧,但又自成一格;平臺邊臨澗的石砌欄杆和童子身前煮茶用具的精細描繪,充分體現了杜堇於界畫上的不凡功力;而圖右上方三行秀雅的款字,則盡顯他在書法方面的精深造詣,並由此讓全圖充滿優雅的文人氣息。
返回列表